協同教學法
(一)定義
又有定義「協同教學」是一群不同的教學人員以一種專業的關係所組成教學團(teaching team),
共同計劃、共同合作,完成某一單元或某一領域的教學活動。(劉鳳英)
從以上兩個定義來說,即是要有一群人,共同策劃、共同合作來完成一項教學活動。
這個教學團的組成分子通常包括資深教師、教師、實習教師、視聽教育人員、圖書館人員及助手等,
他們彼此溝通,分工合作。(張清賓,民88)
Singer (1971) 認為協同教學法可以定義為: 一種編制模式,是由兩位或多位老師,
另外可有或可無教學助理,共同合作計畫在一適當的教學場所,以及特定的時間裡,
運用教學團隊裡各個老師的專才能力,對一個或多個班級進行教學和評量。
In short,協同教學就是由兩位或更多教師經由有意識的努力,
來幫助特定某一群學生學習(Cross & Cross, 1983)
(二)協同教學法基本要素
1.合作式的計畫、教學與評量
2.根據不同的目標將學生分組 (大團體教學、小組討論、獨立研究)
3.彈性的日課表
4.有無教學助理的協助
5.瞭解與利用老師各自不同的專長
6.針對教學目標和內容使用合適的場所與教學媒體
(三)協同教學特點
具有多樣性、專業性、統整性、個別性和合作性(張清賓,民88)。
(四)協同教學模式分類 Cross & Cross (1983)
1.兩位老師/單一學科
2.多個老師/單一學科
3.兩位教師/兩個學科
4.兩位老師/多個學科
5.多個老師/多位學科
(五)協同教學步驟
(六)協同教學法的優缺點
優點: 對學生而言,有助於培養分析、判斷與整合能力,並激發學生的創意與批判思考能力;
對老師而言,教師可利用教學過程相互觀摩學習,吸收彼此的觀點與教學經驗,有助於教學創新。
缺點: 要使課程主題脈絡一貫並不容易,對學習程度較差者容易產生不連貫的問題;
目前上課時間有限,每位師生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可能淪為單獨教學,失去協同教學的意義。
協同教學法教案
教案: http://blog.ncue.edu.tw/sys/lib/read_attach.php?id=2001
科目: 英文、數學
教授學生: 高二
教學模式: 兩位老師/兩個學科
這個教案結合了教學目標與校外參觀一日遊,是理想中的情境學習方式。
英文教師會分發每一個景點介紹的英文介紹與描述,並適時教學生一些英文單字。
而數學教師則是努力將數學座標與遊戲結合,幫助學生增強課堂所學概念之應用。
第一節課(故宮)
英文教師利用簡短的英文參考文章幫助學生認識故宮,
之後,以分組的方式進行活動,因為在故宮,這麼廣大多元的教學場所,
老師的教學可能會有所限制,因此除了利用活動幫助學生學習之外,
老師傾向安排回家功課,讓學生沉澱這堂課所學到的知識,並且以作業或報告的形式呈現。
活動:
請每一位學生找到一件自己最喜歡的藝術品,將作品的名稱及作者名字抄錄下,並用些許的時間,用自
己的話以英文的方式寫下自己對此作品的感言。
-----------------------------------------------------------------------------------------------
第二節課(台北市立動物園)
英文老師利用簡短的英文簡介幫助學生建立動物園的先輩知識,英文單字輔助教學。
數學教師將座標結合闖關遊戲,配合英文讓學生了解動物分度在哪些區域。
一樣使用分組的方式進行闖關活動,闖關遊戲結合英文與數學應用;
老師們會利用作業讓學生進行後設練習,跟闖關遊戲不同的是,
作業的難度會提高以評量學生整理的學習效果。
作業:
1.英文:請同學回家後寫一篇日記關於參觀動物園,並且畫出自己心目中
的動物園,下次上課時,和同學一起分享。
2.數學:如果老師想繞完一次動物園且每個區都只看一次,會不會有重複
走到的路徑?而如果老師想走過所有在動物園的路,有沒有可能?
(要求學生畫出動物園簡圖,再討論之。)
------------------------------------------------------------------------------------
第三節課(淡水)
英文教師發下英文參考簡介資料並請學生寫出一份紅毛城的英文簡介,下次上課繳交。
數學教師則將排列組合與邏輯推理應用於活動中。
數學活動:
如果有一個農夫帶著一匹狼,一頭山羊和一籠蔬菜要過河,
偏偏船沒辦法一次載全部的東西,而如果農夫不在的話,狼會吃山羊,山羊會吃蔬菜。
這時候請問大家如何才能全部的東西順利的送過河呢?2. 如果我們一群學生跟老師想渡河 ( 假設老師有 m 個,學生有 n 個),
偏偏河邊只有一艘船,如果這艘船只能載一個老師或兩個學生的話,怎麼辦?
-------------------------------------------------------------------------------------------------
第四節課(士林夜市)
分組活動: 請每組介紹一種小吃的英文,並分享其口感,特色,或製作過程。(勿超過 300 字)
可請人際智慧強的同學訪問老板,數學/邏輯智慧強的同學計算利潤,
語言智慧強者以文字介紹小吃口感特色,擅長視覺/空間智慧的同學畫下或拍下小吃的圖片。
主要以學生分組活動,進行教學,這樣的方式老師扮演Coach的角色,
學習重心主軸在學生身上。
----------------------------------------------------------------------------------------------
其實從分組活動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發現英文與數學這兩個學科的結合運用。
我覺得與校外參觀結合的教學有好有壞,一來是教學環境太過開放,學生不易受控制,
教學現場所能進行的學科概念教授有限,整個教學過程很彈性多元,但也不容易掌控。
優點是,在進行分組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結合生活,藉由闖關遊戲的過程中,
當學生順利應用自己的知識完成任務時,可以得到成就感。
課程內容多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創意,利用作業的方式評量學生,
讓學生在課後也能持續學習。
協同教學法應用教學
協同教學模式: 兩位老師/兩個學科
Target Student: 高二
學科/單元: 英文話劇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情境設定: 開學第一週
首先,我會選擇協同教學法來教英文話劇是因為之前有去建功高中高中部教學觀摩,
才得知他們高二有一個莎士比亞話劇的比賽,關於他們學校所安排課程的方式,
我覺得相當創新且有意義,加上之前高中時,我們班上也有舉辦過類似的英文話劇公演,
但是整體的結構完整度與建功高中的規劃相比並沒有很完善,因此我想要藉此好好的思考一番。
(A.B老師的專長)
A老師: 英文教學
B老師: 莎士比亞戲劇
A老師
請學生利用暑假熟讀文學劇本,於開學第一堂課進行一個閱讀測驗,評量學生的閱讀理解狀況。
請學生分組討論劇情,並請每一組負責分析劇中一個角色,請每一組盡量仔細的分析角色的特質,於下堂課上台報告。
老師可以提供一些guideline幫助學生分析,如: 性格、生長背景、職業...
教師可以利用文本做一些英文單字整理與文法教學,可以趁機複習上學期所教的內容。
B老師
讓學生看一部根據劇本翻拍的電影,讓學生對整部話劇的呈現方式有一些先輩知識。
老師可以提供學生一些話劇表演的direction與注意事項,讓學生對接下來的話劇演出有一個方向。
B教師偏向話劇表演指導,藝術成分較多。
透過話劇演出的方式,將藝術與英文結合在一起,是同一個主題延伸出來的教學結合,
可以引出學生對這兩個學科的共鳴,而且是以較活潑、創意多元的方式學習。
協同教學法需要兩位老師極力的合作與配合,才能創造最佳的學習效果。
此外,我想針對延伸閱讀:協同教學-未來的趨勢
做一點討論,裡面提到: 近年來隨著科際整合課程(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在大學日益受到重視,協同教學已被認為是實踐科際整合教學及研究的主要方法,所以,美國的大學採用協同教學的課程相當普遍,甚至將協同教學視為未來的教育趨勢(Shafer, 2000)。
正如學生從獨立學習,到現在越來越重視分組討論學習是一樣的道理;老師之間的合作也成為一種趨勢。
在大學中,協同教學法應用與課堂中的例子雖是少數,但卻不乏有成功的案例。
如有一些教授會邀請別的老師來做Lecture speech,像教學原理也有請傅麗玉老師來課堂中為我們講解多元教案的設計方針。
從了學生能夠從不同老師身上學到知識之外,像這樣的Lecture speech其實是一種知識與應用的結合。
從原授課內容所學到到先輩知識,在透過Lecture speech的增強之後,
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變得不較那麼死板,甚至有較多的反思與實際運用機會。
Reference:
http://192.192.169.108/2d/citizan/class/class_0201.asp 協同教學
Further reading:
http://gecserver.ge.cyu.edu.tw/subplan1/epaper/paper3.htm 協同教學-未來的趨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