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學法特色

一、定義

 合作學習教學法是一種讓不同背景的學生組成的小組透過解決任務時,互相幫助指導,使彼此能夠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此外,學生在其過程中可以學習如何溝通、解決衝突、妥協、欣賞不同觀念和想法,以及與人相處的重要技能。

二、組成元素 

A. 任務結構: 班級中,教學者以何種學習課題進行小組活動 (聽講、實驗、討論)。

B. 酬賞結構: 指運用何種方式增強學習行為的結果 (評分成績、教師奬勵等等)。

C. 權威結構: 在班級中,主導者如何運用多種方式控制學習的進行。合作學習法主要運用同儕之間的激勵來控制學習的行為,達到學習的效果。

三、如何運用合作教學法設計課程

  • 教學前準備
  • 1.決定小組人數(考慮組中能力差異、所需時間與教材分享率等因素)
  • 2.進行學生分組(異質性分組)
  • 3.分配組內角色(即任務分配)
  • 4.學習空間安排
  • 5.準備教材
  • 正式教學
  • 1.說明學習任務(呈現學習新概念)
  • 2.建立積極參與及互相依賴的關係(相互合作)
  • 3.要讓小組成員有面對面互動的機會
  • 4.進行合作學習教學(選擇適切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如STAD、TGT、Co-op etc.)
  • 學習評量與表揚
  • 1.提供學習評量(多元化)
  • 2.接受學習表揚

四、合作教學法的功用

 老師如果要在社會、文學或較具概念性學科領域想製造「團隊比賽的社會心理氣氛,以增進學習的成效」,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來使學習機會更為平等,以及使學習動機更為強烈,那就可以使用「合作教學法」。這種方法主要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資源,互相支援,去進行學習;並利用小組本位的評核及組間的比賽,在團隊比賽的心理氣氛下,增加學習效果。 

五、合作學習法常用的分組教學類型

1.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 是合作學習最常見、最簡單的教學設計,適合用在所有學科中。主要是回應有些老師不喜愛以遊戲競賽的分數作為分級依據,而改成小考或測驗來取代競賽分數。

2. 小組遊戲比賽法(TGT,Teams-Games-Tournaments): TGT 最適合用來教導有完整定義且有單一正確答案的教學目標,如數學運算及應用、語言用法和機械學、地理及作圖技巧及科學概念;主要特色乃在於小組學習後的小組間的遊戲競賽。

3. 團體探究法(GI,Group Investigation): 將全班分組,每組可包括2~6個成員,以小組進行調查和討論等主要活動,特別注重成員資料蒐集、團體討論、解釋資料,及融會個人的智慧等學習行為中,以促進教學成效。每個小組可在教師指定範圍內選擇其學習內容,學習完成後由教師及成員評量各小組的學習結果。

4. 協同合作法(Co-op): 將學生分配於異質的合作小組中,每一小組分擔學習單元中的一個主題;每一小組成員再針對次主題個別進行研究,小組綜合成員的研究成果,再向全班報告。此模式類似團體探究法,但適用在材料更為龐大的活動上。



教案實例-- "詩"戀陣線聯盟

序號: 89

領域: 國文

學生: 國中三年級

(來源: http://study.boe.tcc.edu.tw/seed/pub/product_list.aspx)

設計者

 

姓名

郭育良

 

學校

台中縣龍津國中

 

教學單元概覽

教學單元名稱

戀陣線聯盟

課程引導問題

 

核心問題

經過五個學期的新詩洗禮後,你懂新詩嗎?

 

單元問題

1什麼是「新詩」?

2新詩和散文有什麼分別呢?

3新詩的種類有哪一些?

4如何創造出簡單的詩作?

教學單元摘要

 

學科領域

國中學科領域

國語文

 

適用學年及學期

國中3年級下學期

 

 

學習活動步驟

(第一節課開始)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方面

1、設計討論題目。

2、為學生分組。

3、準備單槍投影機、筆記型電腦、海報紙、學習單。

4、製作PowerPoint、多媒體檔案

二、學生方面

1、上課前以分組座位坐定(每組以6-8人為限)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活動一~新詩回憶錄

1、要求學生仔細觀賞所播放之新詩回憶錄的多媒體片段。

2、請同學分組競賽,分組討論所上過的新詩有哪些特色,並將討論結果寫在所發的學習單上。

3、請各組一名同學上台發表該組所討論的結果。

※活動二~”詩”戀陣線聯盟

1、請同學注意教師所播放的詩”戀陣線聯盟PowerPoint,並注意聆聽教師講解。

2、講至音樂性時,播放徐志摩「偶然」等新詩音樂CD

3、講至修辭時,帶入活動三~修辭模仿王。(活動三可依照時間足夠與否,由教師決定是否進行)

※活動三~修辭模仿王

1、利用幾首簡單的新詩介紹修辭法。

2、利用教師所製作的修辭海報,讓學生搶答每首新詩之修辭法。

3、利用所發給的學習單,讓學生練習簡單的修辭技巧。

(第一節課結束)

 

(第二節課開始)

§準備活動

一、教師方面

1、設計討論題目。

2、為學生分組。

3、準備錄音機、大自然的圖片、海報紙。

4、製作PowerPoint

二、學生方面

1、預習課文。

2、分組上網收集大自然圖片、鄭愁予的「情詩」、童詩等資料。

3、上課前以分組座位坐定

 

貳、發展活動之二

二、進入課程

(一)認識作者

1、請同學分組發表所找到的鄭愁予的「情詩」。

2利用所製作的小小的島PowerPoint介紹作者著述。

3利用所製作的小小的島PowerPoint介紹作者生平。

 (二)課文介紹

1、請同學以自己的方式朗讀課文。

2請同學分組討論課文大意或感想,並上台發表。

(第二節課結束)

 

(第三節課開始)

3利用所製作的小小的島PowerPoint介紹課文背景。

4、老師播放大自然或相關的背景音樂。

5、請同學將課文闔上並閉上眼睛,仔細聆聽由老師所朗讀的課文。

6、老師針對每一段設計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的技巧。

7、播放老師為課文所設計的圖片組合,並讓學生在朗讀一次。

(第三節課結束)

 

(第四節課開始)

參、綜合活動

※活動四~我墜入詩裡面

1整合上過的內容,再朗讀一次並進行問題討論。

2欣賞課文,分組討論「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最不喜歡詩中的哪一句」、「對本詩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意見」…等問題。

3、請同學分別上台報告所討論的內容。

※活動五~讓我來教你寫詩

1、教師先發給每位學生已設計好的學習單。

2、利用教師所製作的寫詩是這麼簡單學習單,指導學生認識寫詩的簡單技巧。

3、利用學習單,讓學生練習簡單的寫詩技巧

※活動五~創作達人

1將之前教師所尋找的圖片組合、播放。

2隨著圖片的播放,每一組根據不同圖片,練習新詩創作。

(第四節課結束)

 

(第五節課開始)

接續上節未完成的活動五~創作達人

※活動六~品詩評詩

1.請每組上台發表所創作的新詩,並敘述創作的原由跟內容大意。

2.請各組分別給予發表同學回饋。

3.進行各組創作詩的票選活動,選出同學心目中自認最好的詩作。

肆、評價活動

一、總評各組表現

二、請同學評其他組的表現。

三、綜合每組紀錄員的紀錄。

(第五節課結束)

 我所找到的教案是運用合作教學法分組類型中的GI 和 TGT。

但其中使用比例最多的是GI 團體探究法,可能因為學生的年級較高,

加上所學的內容難度與深度提高,教師希望學生能專注並且積極的討論想法,

因此才會使用較高難度的分組類型。

我認為團體探究法比TGT更難實行的原因是,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知識量,

才能進一步和組員分享想法與討論。

以我過去的學習經驗,我是高中才接觸到GI,高中之前都是TGT,

國中生、國小生,較年幼的學生比較喜歡遊戲的方式來,

對學生而言,很有趣,也能夠和同儕有不錯的互動;

對教師而言,能夠立即的評量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反應,學生樂於其中。

高中之後,開始會有一些分組的小組報告,都是針對某主題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

教師希望學生能夠展現較密集、精鍊的知識報告,

團體探究法,學生在蒐集資訊、討論分析的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到大學,GI已經是所有團體報告的基本必備款了,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如何操作。

 

合作教學法應用

科目: 英文

單元: Halloween!! 萬聖節的習俗由來

學生: 高一

  • 教學準備

1. 異質性分組(5人一組) 

2. 學生們分組回家搜集萬聖節的由來資訊,每組上台分享報告。

3. 教師採用協同合作法,分配議題給小組報告(南瓜燈的由來、服飾、習俗...)

 

  • 正式教學
  • 1.課堂一開始,請小組上台分享自己所搜集的資料
  • 2.小組以分組座位坐定。
  • 3.之後,讓學生看一段影片 (來源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M6oAkMuIJw)
  • 4.讓小組進行討論,讓同學設計一個有創意的故事結局。
  • 5.利用課堂所剩時間,帶一下萬聖節的單字與片語。
 
  • 學習評量與表揚
  • 1.提供學習評量 (讓各組投票,哪一組的結局最有創意)


我所設計的教案主要運用了團體探究法。

團體探究法讓學生能有組織、有系統的整合資訊,

我希望藉此學生可以對萬聖節的由來與習俗有充分的了解。

我會選擇萬聖節這個主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本身是一個比較有趣的主題,

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意願和參與感。

主題也在合作教學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主題有趣的話,

學生的配合意願與參與熱情會很高,反之,則效果不張。

 

 


合作學習法的小組報告方式

這次Wiki線上編輯合作教學法的過程,我覺得蠻有趣的,跟以往傳統分組不同的地方是,

我覺得負擔比紙本報告沉重,因為好像變成一個很formal editor,有點不太習慣。

再來,我覺得分組的概念很好,大家可以分工合作,共同產出作業。

我們這組採用的方式是把合作教學法分四個大標題,兩人為一組負責一個標題的細項內容。

這樣一來大家可能會對自己負責的部分很熟,但其他人的負責部分可能了解不夠深。

合作教學法的出發目的是希望每一個小組都能畫出一張完整讀藍圖,

而不是每個組員個自擁有一塊知識拼圖而已。

這樣的問題常在分組報告中遇到,分配任務工作雖然減輕了每個人的工作量,

可是學到的知識會依每位學生的學習態度而有所增減。

這樣的問題也是社會懈怠之說的現象,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主要要看學生的學習態度如何,

另外一個重點是組內的組長往往被賦予協調的腳色,被期望能夠帶領組內的討論氣氛。

我覺得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意願以及組內的討論氣氛是合作教學法成敗的關鍵。

在互相切搓、產出報告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別人跟自己不一樣的Idea,

我覺得這點很好,不僅能夠刺激學生思考,也能夠提升學習的層次。

我喜歡分組報告的原因是因為可以看到組員有別於自己的想法與巧思,

這一點是自己一個人閉門思考所做不到的。

 

 

 







Reference: 

http://140.114.39.160:8889/do/view/Main/%E5%90%88%E4%BD%9C%E5%AD%B8%E7%BF%92_%E7%AC%AC%E4%B8%89%E7%B5%84 合作學習_第三組

http://140.114.39.160:8889/do/view/Main/%E5%90%88%E4%BD%9C%E5%AD%B8%E7%BF%92_%E7%AC%AC%E4%B8%80%E7%B5%84   合作學習_第一組

 

Further Readding: 

http://www.ncyu.edu.tw/files/site_content/giee/129-156-%E5%90%88%E4%BD%9C%E5%AD%B8%E7%BF%92%E5%B0%8D%E5%9C%8B%E5%B0%8F%E5%AD%B8%E7%AB%A5%E5%AF%AB%E4%BD%9C%E5%89%B5%E9%80%A0%E5%8A%9B%E6%88%90%E6%95%88%E8%88%87%E6%85%8B%E5%BA%A6%E4%B9%8B%E7%A0%94%E7%A9%B6.pdf  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寫作創造力成效與態度之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lia 的頭像
    Julia

    Julia's Teaching Blog

    Ju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